河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发言摘编
沈小平:关于雄安新区“生态之基”的一些思考 水是生命之源、生产之要、生态之基,打造雄安新区优美生态环境,解决好水的问题至关重要。 综合分析雄安新区涉水状况,从水资源看,新区地处大清河流域中游,通过构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体系,既可扩大引江水和黄河水规模,又可从王快、西大洋等水库相机补水,双管齐下能够满足用水需求。从水环境看,近几年,通过实施综合整治,入淀污染物总量得到有效控制,水质逐步好转。新区周边水系发达且互联互通,水源渠道广,空间容量大,具备孕育优美生态环境的基础条件。从水汇流看,经过多年对水库、河道等防洪工程除险加固,基本形成了“上蓄、中疏、下排、适当地滞”的流域防洪体系。 打造新区优美生态环境,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新时期治水思想,科学谋划,统筹推进。 第一,坚持把节水优先作为根本方针。要从观念、行为、措施等方面把节水放在优先位置,贯穿于新区规划、建设、发展全过程,严格限制承接和布局一般性制造业、中低端第三产业,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,发展节水型新经济,培育节水型新动能。 第二,坚持把空间均衡作为重要原则。实现空间均衡,最直接、最现实的路径就是引江和引黄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,要在统筹考虑中南部7市受水区需求的同时,优先保障新区用水需要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北延工程,要主动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先期实施,适时给白洋淀供水。同时积极配合做好后续工程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,要加快建设进度,确保年底前通水。加强与水利部的沟通协商,争取延长供水时间,增加补淀水量,以最大程度发挥工程效益。 第三,坚持把系统治理作为思想方法。要从涵养水源入手,统筹上下游、左右岸、地上地下、城市乡村,有序实现耕地、河湖休养生息,让河流恢复生命、流域重现生机。要围绕打造京津保平原生态过渡带,加大造林绿化力度,提高森林覆盖率。统筹推进“控源”“净湖”“清河”行动,对白洋淀实施环境综合整治。 第四,坚持把两手发力作为基本要求。要按照系统性、整体性、协同性要求,大力推进水资源税、农业水价、水利工程建管、水利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,着力构建系统完备、科学规范、有力有效的体制机制。要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水治理包括污水处理,实现高标准建设、高效率运营。
|
关键词:省委|理论|学习 |